赖德胜:经济学家的关键词
【作者简介】赖德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08年第2期(总第34辑)。
关键词是指对表达主题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自学术规范实施以来,绝大多数学术刊物发表文章都要求标注关键词。其作用既有利于读者直观了解论文内容,更有利于检索,这在网络时代尤其如此。
但关键词绝不仅仅在论文发表时出场,在很多场合,都能见到关键词活跃的身影。今年2月29日揭晓的“汉语盘点2007”年度关键词,就是明证。130万投票选出“涨”、“民生”、“油”、“全球变暖”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和国际词第一,这折射出人们对于当今国内外大事的关心和判断。
多年前,读过汪丁丁教授发表在《读书》上的《经济学的关键词》,觉得甚过瘾。他不仅对经济学的关键词进行了故事式哲理式的阐述,使广大读者比较好地了解经济学的精要,而且让人认识到:经济学文章也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事实上,关键词不仅是表征经济学的有效方式,掌握经济学的某些关键词还被认为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美国国家经济教育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n EconomicEducation)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组织专家确定了22个高中毕业生必须掌握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关键词),包括6个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Scarcity,opportunity cost and trade-offs,productivity,economic system,economic institutions andincentives,exchange, money and interdependence),6个微观经济学概念(markets and prices,supply and demand,competi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income distribution,market failures,the role of government),7个宏观经济学概念(gross national product,aggregate supply,aggregate demand,unemployment,inflation and deflation,monetary policy,fiscal policy)和3个国际经济学概念(absolut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barriers to trade,balance of payments and exchange ratios,international aspects of growth and stability)。各学校和老师依此展开经济学的教学和学习。
一个学科仅选出20多个关键词,当然是件难度很大的事,但其价值主要是针对非专业人士,对一般公民确实是一条“经济”路径,而对于经济学家,能成为关键词的术语数量却无法统计。这意味着,即使职业经济学家也无法对所有的经济学术语都能做到烂熟于胸,对其运用都能达到庖丁解牛的程度。因此,选择什么关键词,就成为了经济学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的选择因人而异,但其习得和掌握有个过程,有的人是在学生阶段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喜欢上某一或某些关键词的,有的人则是干中学,边工作边突出某一或某些关键词的地位。关键词犹如医生的手术刀,一旦形成,就会为其主人提供解释和解决各种问题的独特工具。当然,关键词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有的是原创性的,后来得到了广泛的呼应和使用;有的是既有经济学术语的拓展,兼顾了原意和新意;有的则是与一般人理解无异的术语,但在它的主人手中却被运用得风生水起。这三个层面的关键词本身没有高下之分,其价值往往与它们所解释的对象相关。也就是说,是问题的重要性决定关键词的重要性,而不是相反。不管什么关键词,一个经济学家的名字总得与若干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如果说,一提起某位经济学家,就能让人想到某个经济学术语,或者,一提起某个经济学术语,就能让人联想到某位经济学家,也就是说,经济学家和某经济学术语能划上连线,甚至划上等号,则说明这个术语就是该经济学家的关键词,而且这个经济学家在该关键词所联系的领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下面举几个例子予以说明。
舒尔茨教授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源泉可追溯到古代,比如《管子·权修篇》中的“百年树人”思想,作为经济学思想也可从威廉·配第那里找到萌芽,而且人力资本这一概念也不是舒尔茨第一个提出来的,但是他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自他开始,人力资本理论才得到广泛运用。因此,说“人力资本”是舒尔茨的关键词是可以的,实际上,正是由于舒尔茨、贝克尔、明瑟等人的工作,使“人力资本”成为了经济学的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已被广泛地运用于解释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技术进步、国际贸易等。虽然舒尔茨教授已离我们而去了,但一说起人力资本、传统农业、穷人的经济学、配置能力等,大家还是会想到他的。
科斯与“交易成本”、刘易斯与“二元经济”、斯宾塞与“信号理论”、库茨涅兹与国民收入核算和“倒U型假设”、科尔内与“短缺经济学”……,这一经济学家与关键词的对应关系可以继续列下去。也许读者诸君会说,这些经济学家都是大家,有这么明确的关键词很正常。其实,对于那些不那么有名的经济学家,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关键词。以我比较熟悉的Doeringer 和Piore为例。很多经济学系学生也许不知道他们是谁,但在劳动经济学领域特别是劳动力市场领域,他们是很少人不知的。因为他们在1971年出版过一本书叫《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力分析》,是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进而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的重要著作,只要提到劳动力市场分割,人们就会将它与Doeringer 和Piore联系在一起,它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关键词。
我国的经济学家也有自己的关键词,但与前述经济学家的关键词比起来,有自己的特点。上述经济学家的关键词大多是原创性,它们一旦被提出,或过其主人手,就有很多跟进者,就被广为引用,滋养了很多后学,也成就了很多后学。我国经济学家的关键词,更多地是来自于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解决中国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修正或完善既有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它们往往与某经济领域联系在一起。这看起来容易,实际上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要求对现代经济学有很好的把握,又要求对国情有足够的了解。在当下中国,一个经济学家在某一领域做出令人推崇的成就,使他和某一和某些领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得到世界经济学界的承认,就更加困难。以前有“吴市场”、“厉股份”一说,说明吴敬琏教授对市场经济的阐述、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厉以宁教授对于股份制的阐述、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的。前段时间林毅夫教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原因当然很多,但他对于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的贡献是重要一点,他的“比较优势理论”、“赶超战略”、“自生能力”等是引用率颇高的关键词。最近有朋友告诉我,我的同事李实教授在国外有个雅号叫“Mr.Distribution”(分配先生),这说明他对于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研究已得到了外国同行的认可和尊重。确实,现在只要提起个人收入分配,大家很自然就会想到赵人伟、李实等经济学家,收入分配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关键词,这也可从有关文献中他们论著的高引用率可以看出。
一个经济学家的关键词的获取和应用,并要得到同行的认可,是件不易之事,有偶然因素,更需付出持续而艰辛的努力。那些得到学界认可的经济学家,无一不是十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一个或有限几个领域辛勤耕耘,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问题都研究,都表态,那就无所谓关键词了。